我對于水的偏愛,倒不是因為孔子說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而是基于一種對親切事物本能的親近。從小到大,只要是去游山玩水,我總能盡興而歸。故而11月3日的“走進
增城區正果鎮”文學采風活動至今想起,仍讓我回味無窮,意猶未絕。原因無他,只因所游的三個自然景點皆有水景:增城區正果畬族村寨畬族民俗館旁有隨山勢地貌或急或緩流淌著的小溪;白江湖森林公園有鴛鴦潭;蒙花布村有大片碧水銀灘!
而這三個景點的水景給人的感覺又各不相同。當天我們乘坐大巴車沿著山路極盡曲折地蜿蜒而上,轉過一個彎又轉過一個彎,也許有十八個彎吧,到達畬族村寨時已是上午十點半,參觀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和民俗館,游覽山水時已將近正午。即便如此,畬族村寨的水給人的感覺仍是寒意逼人,宛如一位蒙著面紗的神秘女子,讓人難起掬水嬉戲之心。大抵是因為此水生長于深山老林之中吧!
而白江湖森林公園的水初見沉醉,再見便有戲水之心。同行的邱曉青最先忍不住,逮著機會,索性除去衣物,跳入潭中,大玩特玩起來,真令人艷羨。直至蒙布花村,見到大片的碧水銀灘,整個人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沙灘是細膩的,水是波瀾不驚的,這個時候,便只想坐下來,靜靜吹著晚風,任自己融入這片天地,縮小成沙灘里的一粒沙,舒適又安心。碧水銀灘,她是一位鄰家姐姐!
同是正果的水,因著位置和地理環境的不同,給人的感覺也不同了。人也是如此,成長的環境不同,性格便有了千絲萬縷的差異,正因如此,我們的世界才如此有趣,如此豐富多彩……但世間萬物,有差異便有其共同點。這三個景點的水究其本質皆是至柔至剛的,它的形狀,取決于盛放它的容器,就好比剛出生的嬰兒,可塑性是最高的。
而在流淌的過程中,水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時而蜿蜒曲折匯入深潭,時而瞬息千里、暢快奔流,時而從百丈高落下形成瀑布。這一切,皆取決于山勢地貌。而人的際遇呢?不也是如此?人的一生,或跌宕起伏,或一馬平川。一帆風順的時候有,求而不得、煩惱苦悶的時候也有。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如水一般至柔至剛的心。遇山石則轉,遇斷崖則綻放成令人嘆為觀止的瀑布!(by林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