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家門口的社區圖書館與市、區級圖書館通借通還,3秒即可借書成功;九旬老人行動不便,家庭簽約醫生便上門問診,定期為其進行體檢……記者2017年8月上旬從廣州市增城區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2017增城十件民生實事總體進展順利,部分提前達標。“公共文體”、“醫療衛生”等方面,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便利。
(在增城區圖書館增江街分館,兩名小朋友正在看書)
中學生暑假到圖書館 ,看書“嘆”空調
增城區圖書館增江街分館場地總面積為500多平方米,設有文學文獻服務區、少兒活動室等多個片區。今年5月份進行改造升級后,已實現了市、區、街“三通”的通借通還服務系統,還新增了一臺自助借還機,改變了曾經只是個閱覽室的局面。該自助借還機兼顧借書、還書、查詢三項功能,操作簡單便捷,3秒即可借書成功。升級之后,該圖書館的藏書也由1萬冊增至3萬冊。
在少兒讀物區,剛參加完中考的小何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漫畫書。她告訴記者,她從家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圖書館,這里有空調且寬敞明亮,她每周都會來幾次。而成人閱覽室的一名讀者則表示,以前這里的書都是亂放的,改造后環境整潔了,讀者有更多選擇,而且工作人員還會幫忙找書,服務很好。
分館所在的文化站前,有一個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安裝了鍛煉器材,毗鄰東湖公園還建有小舞臺。記者了解到,增城目前正采用改擴建為主、新建為輔的建設模式,對9個文化(街心)廣場進行“微改造”。將結合增城歷史特色和文化名人故事,供市雕塑院進行參考創作,打造便民、惠民、有故事、有內涵的精品文化(街心)廣場。目前中新鎮崔與之文化廣場、正果鎮廉政文化廣場已基本完工,其他多個文化廣場的總工程量已完成超七成。
九旬老婆婆行動不便, 醫生上門問診
“條腰冇咁痛了吧?”在增城區石灘鎮白江村,家庭醫生服務組剛走進周婆婆家,曾醫生就拉著她的手問。曾醫生提醒周婆婆,止痛藥不能吃太多,要實在忍不住的時候才能吃。對此,周婆婆很感動。你們真的很有心,對我態度好好。”她說。今年93歲的周婆婆獨居30多年,因腰痛導致行動不便,從家到村衛生站一般人只需步行幾分鐘,周婆婆要1個小時。
作為村衛生站唯一一名醫生,曾醫生為周婆婆看病已有十多年,4年前得知周婆婆行動不便后,就堅持上門為她看病,基本上每月上門一次。自2013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始,周婆婆成為了第一批受益人之一。記者了解到,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被列為2017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以來,目前在增城區的總服務人口已達約112.03萬人;
共15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此工作,現已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42隊,總人數1425人。截至2017年7月25日,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已與共39.83萬名居民簽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35.56%,重點人群簽約15.7萬人,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59.96%。 |